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聚焦“双一流”】365正规平台:“六个聚焦用力”推动“双一流”建设
2021-02-04 11:36:23

近年来,365正规平台始终坚持“植根大地保丰收”的办学育人理念,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式发展,对标“双一流”标准要求,突出在六个方面聚焦用力,加速“学科、专业、人才、平台”一体化建设。

在厚植学科优势上聚焦用力。公司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四个服务”要求,强化学院改革发展顶层设计,把团队建设放在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谋划,不断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着力培植学科优势特色。植保学科目前在植物病原菌致病机理与病害控制、昆虫生物学与生态调控、农药应用与农产品安全以及有害生物灾变规律与预警等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

在改造专业内涵上聚焦用力。公司坚持质量和需求双导向,紧跟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生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专业内涵,发展植物医学和智慧植保,专业建设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4项。近三年,新增教学实践基地19个,在全国“三创”赛、“创青春”等省级以上老员工学科竞赛中获奖28项。员工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左右,2020年达到53.67%,绝大多数输送至国内外一流知名高校、院所深造,获得普遍好评。




在打造人才队伍上聚焦用力。公司坚持人才强院,聚焦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优和领军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在精准引培、灵活使用和绩效考核方面多措并举,显著提升了人才高度与厚度。学院先后聘请院士等高层次人才6人为学院讲席(或特聘)教授,引进三类人才1人、四类及五类人才6人,招聘海内外青年博士10余人。学院现有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等知名专家3人,安徽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1名,省委领导联系专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1人,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和省级骨干教师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4人。拥有省级115创新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各1个。




在构建科研平台上聚焦用力。公司坚持申报与建设并重、团队优化与资源整合并重、成果培育与转化并重的“三个并重”原则,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实现省部级科研平台的重大突破。2018年获批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有效支撑了科技创新能力。近三年,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到帐超42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

在深化开放合作上聚焦用力。公司坚持协同发展理念,加大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浙江农科院、江苏农科院以及国内其他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科研上下游对接机制,借机登高、借船出海,效果明显;与安徽省植保总站、省农科院以及地方植保站、龙头企业深化全方面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实施“兵团作战”,成果丰硕。近三年,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本科生45名。联合攻关项目10余项,学术交流20余次。与省植保总站联合打造安徽省植保科技创新论坛品牌并成功主办3届,有力促进技术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和创新。




在服务乡村振兴上聚焦用力。公司坚持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走“大别山道路”,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植保智慧和植保力量,得到政府、百姓和社会各界普遍认可。2020年,学院专家率先研判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趋势并联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出预警,指导各地植保站迅速实施应对措施,避免了虫害的蔓延,此外安徽省成立6个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专家组,其中有4个组的组长为集团教授。近三年,学院共培养培训家庭农场主、大户、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者等2万余人,形成“安徽省农药经营者专题培训”区域服务亮点和“安徽省小麦赤霉病防控”、“金寨高山有机稻产业推广”、“临泉葫芦特色扶贫”等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特色品牌。一批批植保人怀着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奔走在生产一线,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李桂亭、专家劳模高智谋、最美共产党员丁克坚、最美安农人唐庆峰等一批先进典型。国家级和省级主流媒体刊发、转载相关报道60多篇,赢得了“江淮植保卫士”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