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

    一级学科博士点:植物保护

    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

    学科发展简况

    植保学科是365正规平台传统优势学科,历经62年发展,特别是陈家祥、杨演、葛钟麟、李彦勇等老一代科学家为学科发展积淀了深厚底蕴,业已成为享誉全国的“大别山道路”主要支撑学科。2017年,植保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均为省重点学科,植保专业是集团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并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牵头申报获批“智慧农业”本科专业,标志着学科专业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博导20人、教授33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全国模范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20人次,省“115”产业创新团队、教学团队4个,聘请“双聘院士”康振生领衔及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单位11位讲席教授组建团队。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58项,到账经费1.1亿元,发表论文238篇,与企业合作获批农药登记证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及教学成果奖17项;成果推广面积10亿亩次,经济效益达百亿元。

    学科定位

    坚持新粮食安全观,以“两强一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立足安徽省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植保问题,深化植保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对接联动,开展有害生物灾变规律与监测预警、植物免疫与抗性资源利用、绿色农药研发与应用、农药减施增效与绿色防控研究,力争建成本领域国内一流、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创新资源聚集地。

    特色优势

    安徽省处于南北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复杂、耕作制度多样、作物病虫害频繁暴发。本学科重点围绕安徽植保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在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平台及绿色防控体系建立、绿色农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以下特色优势:

    ①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一流植保平台体系。深化大院大所合作,整合行业优势资源,牵头联合省植保总站、省农科院植保所,每年主办植保科技创新论坛。依托学科建有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和省部级教科研平台。

    ②产科教融合与产学研结合,提升高质量植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与大院大所、优质涉农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形成了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服务

    为安徽粮食“十九连丰”贡献了“植保智慧”,相关事迹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报道。①坚持需求为重,紧盯生产一线,建立专家“110”服务机制,小麦赤霉病监测防控、草地贪夜蛾、沙漠蝗风险分析等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②坚持质量为先,技术标准覆盖全省。构建全省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制定绿色防控与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和标准。③搭建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一站一盟一中心”现代植保技术推广体系,形成省、市县、新型经营主体三级技术应用推广服务和教育培训模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及管理人员等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