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介绍


一、专业名称:植物保护Plant Protection);

专业代码:090103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学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优势,传承集团“大别山道路”精神,立足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植物保护学科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接班人,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科学结合,能够在植物保护及相关农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推广、行政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工作富有创新精神与开创能力的应用和复合型专门人才

员工毕业五年后应达到如下目标(Learning GoalLG

LG1自觉服务国家和社会,具备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在农业实践或技术开发中理解并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

LG2有效运用农业知识和技术原则,具备独立鉴定、分析和解决植物保护等农业领域的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胜任植物保护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或农业开发工作,熟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备独立从事植物保护及相关领域农业项目的管理与实施能力,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专业的人员和公众有效沟通;

LG4不断积累植物保护及相关领域项目组织管理经验,胜任项目负责人或作为团队的骨干成员开展农业技术工作;能够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技术的发展变化,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毕业要求Graduation RequirementsGR)

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通过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环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使本专业毕业生达到以要求:

GR1农业知识:能将自然科学、生物技术、农业生产、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

1.1 能将自然科学、生物技术、农业与植物保护基础知识用于农业相关领域问题的正确表述。

1.2 能针对绿色农业生产设计和运营的具体对象,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开展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作物生产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药研发及销售、现代农场经营等方面的基本工作

1.3 能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对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的不同描述和解决方案进行比较与综合。

GR2问题分析:能运用自然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等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运用自然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生产等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和判断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的关键环节。

2.2 能认识到解决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有多种手段,会搜集文献资料,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3 能运用信息处理与相关专业知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GR3设计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田间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流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关键因素。

3.2 能针对特定需求,完成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物安全及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等的应用与评估。

3.3 能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绿色农业生产,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3.4 在设计解决方案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GR4研究: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领域复杂农业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前期调研、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总结和归纳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植物保护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对复杂植物保护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

4.2 能够根据对象特征,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科学、安全地开展实验,并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得到合理有效结论,并反馈到实践中。

GR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完成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掌握植物保护设备或装备以及其相关产品的分析、设计、生产与管理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设备和开发工具,针对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方案。

5.3 能针对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具体对象,选择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专业问题。

GR6植物保护与社会:能够基于植物保护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植物保护及其相关领域实践过程和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植物保护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植物保护的影响。

6.2 能分析和评价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GR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植物保护问题的农业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7.2 能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专业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项目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GR8职业规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理解诚实公正和诚信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植物保护等实践中自觉遵守。

8.2 理解本专业技术人员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植物保护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GR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作用,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交流,合作共事。

9.2 能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认真听取团队成员意见,综合处理相关建议,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GR10沟通:能够就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就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通过陈述发言、撰写报告、设计文稿和绘制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质疑,理解与他人交流的差异性。

10.2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植物保护专业领域相关的外文资料,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就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GR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植物保护等农业相关项目管理的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能理解并掌握植物保护等实践活动中涉及的农业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11.2 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将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到设计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GR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在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 具有根据社会环境和个人角色变化进行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包括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课程体系说明

1. 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共计48.5学分,占总学分的28.4%

2. 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9.5学分,占总学分的29.0%

3. 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共计36学分,占总学分的21.1%

4. 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共计36.5学分,占总学分的21.4%

、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

、核心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农业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普通昆虫学教学实习,农田杂草及防除教学实习,植保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十、毕业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70.5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15.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3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59.7学分。课内教学不低于134学分。

专业建制时间:1960年